图片供稿/平常谈   

“吃醋”起源一说

  “吃醋”这个词妇孺皆晓,且北方、南方,不同方言都使用,历史悠久。中国元明小说中有“吃醋”、“醋坛子打翻”、“醋劲大使”、“酸得很” ……总之这个“醋”,是形容男女之间对其他异性过于敏感的善妒反应。

  正如许多词语,日用而不知,这“吃醋”到底从何而来?笔者也与大家一样,不知其所然。

  清代笔记,有此一说,记述者为清初一位名士,好寻根问底。

  原来唐朝开国,李世民手下有一战将,无子,唐太宗赐宫女二人作姬妾,但这位战将的老婆十分强悍,坚决不准宫女入门,并遣回宫中。唐太宗大怒,令妇人来见,妇说:“少年穷困时,我夫立誓,他日得志,决不立妾。”太宗:“命汝即带同两宫女回家,如再违抗,赐死。”妇答:“宁死亦不欲见我夫纳妾。”太宗命左右以毒药一碗置案上,“汝再违抗,即饮此药”。妇不假思索,一饮而尽,怎晓得是一碗黑醋。太宗慨叹,“吃醋”的夫人,连死都不怕。

  从此“吃醋”流传下来。

  执着,看不到、摸不着,但连命都可以不要,可见其坚。

 

  • 作者:张立
    编辑:平常谈
  • 收藏
发表评论
发表新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