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供稿/平常谈   

乘願再來,飄然而去

  《六祖壇經》記載,六祖七月一日召集徒眾,說他八月將離世間,大家有問題趕快問。許多徒弟聽聞後涕泣,只有神會和尚神情不動。六祖表揚了神會。六祖對悲傷的徒弟們說,你們這些年在山中修行,白修了,你們到底憂什麼?若憂我不知去處,我當然知去處,否則我不會預先告訴你們;你們悲泣是因為對死生搞不清楚,你們若知道我的去處,就不會悲泣。

  八月份,六祖圓寂之際對徒眾說:“吾滅度後,莫作世情悲泣雨淚,受人吊問,身著孝服,非吾弟子,亦非正法。但識自本心,見自本性,無動無靜,無生無滅,無是無非,無住無往……”

  佛法的八萬四千法門,說到底是教人證得般若智慧,超越生死。故古往今來的大成就者都是“善逝”的。初六晚,當代佛門龍象吳立民先生在長沙面帶笑容,安然坐化。他是百年來證得文字般若的大成就者,近三十年佛法在中土復興及傳播的一大功臣。他結束了在人間的使命,飄然而去。除夕夜,還通過電話,提筆寫字,圓寂當天中午還進餐,思緒清晰,反應敏捷,博聞強記,無疾而終。

  筆者受吳老教誨,受益良多,把他尊為法身父母,有說,“人可生兩次,一次哇哇墮地,肉身誕生;另一次再生則要因緣際會。”

  自達摩祖師西來,六祖惠能一花五葉,光大發揚。但自宋起,禪宗實已凋零,淪為口頭禪及野狐禪居多,為文字遊戲或知識份子賣弄之所。真潛修密證者少,開悟者更是鳳毛麟角。上一世紀,中國戰亂,僧人中出現了能海、太虛、虛雲、來果等法師,撐起佛門半邊天。

  但由於國運艱難,人民苦劫,更有一批“乘願再來”者,現宰官身,從政從軍,救國救民於水火。吳老當機于文革之後,為千年不遇、繼往開來的大菩薩。

 

  • 作者:张立
    編輯:平常谈
  • 收藏
發表評論
發表新話題